中国目前的短板是什么?
1、技术人才缺口大,高端产业缺芯少魂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在核心技术领域,我国的工程师红利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以芯片行业为例,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半导体从业人员只有5万人左右,而全球半导体行业从业人数约200万,美国就占了60多万。
“缺芯”已经是当前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头等大事。虽然国内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体系,但绝大部分企业属于提供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的制造厂商,真正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的芯片设计企业少之又少,大部分依赖进口。
另外,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我国的研发水平与国外差距依然很大。以人工智能算力芯片为例,我国现在只能生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而美国已经实现了7纳米的量产。
2、金融资源分配不均,中小企业融资难 目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仍然向国企和大企业提供大量倾斜,中小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充足金融资源的支持。根据国家审计署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38万亿元,其中,企业的不良贷款比例为24%。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的金融机构不良率也才刚刚超过2%。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监管的持续强化,一些原本应该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由于缺乏有效的通道,而流向了房地产等泡沫领域,这也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3、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可控能力弱 我们一直强调高质量发展,但在一部分高科技领域,我们仍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比如芯片,光刻胶,操作系统等等。这些领域,我们虽然有一些企业获得了突破,但是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还是依赖国外供应。一旦外国断供,我们的相关产业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平镶优质答主中国目前的短板主要有两个:
一是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是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产业核心技术相对缺乏,产学研用的创新链条脱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被完全调动等。二是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脱离现实和时代,考试制度过于单一,高校办学缺乏自主性,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教育体制的缺陷是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根源。因此,中国长远发展的最大任务是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
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要完成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改革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要素市场,推进价格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等,打破垄断,消除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第二,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约束加深、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等问题。
第三,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四化同步”发展。要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尽快把农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尽快缩小工农和城乡差距,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第四,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改革和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五,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六,要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现代化教育为目标,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强国步伐,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