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业治理黄河?

松婧欣松婧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我国参与治黄的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水利系统的水利水电部门及所属单位,如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等;第二类是电力行业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开发黄河水能资源而在黄河流域建设的发电站(厂)和输变电工程;第三类是石油、化学工业等以黄河水为水源的企业。 除上述直接参与治黄的企事业单位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不直接参与治黄,但对保护和利用黄河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冶金、机械制造、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和加工及电子等行业。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企业结构调整的进行,一些行业和企业在不断缩减甚至消失,因此导致企业的数量和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作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参与市场竞争,其利益驱动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企业投资治黄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小浪底水库的移民安置和下游生态建设与综合治理等项工程得到了较大发展。 还有大量民营资本投入河道综合治理和节水灌溉等。其中,内蒙古伊敏河煤矿排污口生态修复项目是由上海复星集团投资的。 2019年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重要区域、河流、湖泊、流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好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行动。

万新成万新成优质答主

在我国有好多企业单位或公司名称都带有黄河二字。像黄河集团、黄河股份、黄河电器、黄河酒业、黄河电机、黄河汽车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品牌已覆盖到了多个行业。但是,其中以山西黄河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最大,目前山西黄河集团的企业治理黄河工程已发展到了第五期,它在社会上已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信誉,并多次受到了国家和省市民间的表彰和奖励。企业治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人民治理黄河的一种新形式和新创造,不仅在于它的治河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在于它已经探索和建立了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治理黄河新机制。

首先,它改革了原有的治河投资体制,变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为以企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治河资金。我国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等江河流域,这些江河流域水土资源丰富,沿岸土质疏松,气候多变,生态比较脆弱,稍有不良的人为因素影响,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江河源头和上游区特殊的流域性水土流失和水源枯竭的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在黄河中游区晋陕峡谷段尤为突出。由于这种区域性和流域性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很难产生直接的社会收益,因此,仅靠社会或企业的资金投入,无论是量和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脆弱性。在目前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国家要想筹集到足够的财政资金,一次性解决江河源头和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非公益性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支配地位,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江河源头和上游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从制度上保证开发式治理的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实现谁开发谁保护,谁治理谁受益,以减轻国家的治河压力。山西黄河集团的企业治河模式正是在这种现实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治河新形式和新创造。它首先通过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治理效益产业化,一方面获得的社会收益源源不断补充到该企业治河工程中来,另一方面使该企业具有了更强的投资实力,能够筹集更多社会投资用于企业治河工程。其次,它通过改革原有的治河投资和经营体制,变政府单一管理与监督为主,为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与监督。以往江河上游的地区多以“穷”字著称,主要是由于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进适合这种生态脆弱地区的开发式经济模式,促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开发式治理黄河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山西黄河集团在以公司化运作方式管理企业黄河工程,不仅使整个工程实现了集约化生产,提高了工程的综合效益,而且使“黄河工程”成为知名品牌,提高了企业和工程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在山西黄河集团的企业治河工程管理上,不仅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管理制度,而且还广泛吸收社会监督,使工程的决策和实施更加符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